Tel:0535-6962070;18562184358

公司新闻

Company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新闻 > 常见问题

语义学隐喻观

 2023-08-23 17:06:07
点击:17

语义隐喻细分为两种:一种是语义特征隐喻理论,另一种语义隐喻理论是米勒(Miller)的心理学隐喻理论。


根据语义特征理论,词语意义由一系列特征确定下来,每一特征是一个原学概念。该理论的重要优点是它可以提供严格格式化理论。该理论还可以解释“范畴性错误”(interaction theory)或语义上荒谬不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是创造隐喻所必不可少的。


语义隐喻代表人物之一米勒指出,要理解隐喻,隐喻就得转换成年龄特征看待复杂的像明喻一样的形式。米勒对隐喻进行了三重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转换规则。米勒的三种隐喻分别是名词性隐喻,谓词性隐喻和句级隐喻。分别举例如下:


[1]Smith is an old fox.(名词性隐喻)


史密斯是个老狐狸。


[2] A:What kind of mood did you find the boss in?


B:The lion roared.(句级)


A:你发现老板心情怎么样?


B:狮子怒吼了。


米勒对隐喻性质的解释程序,十分注重建立在类比基础之上的比较(comparison based on similarity)。尽管隐喻一般都需两个物体或两种思想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这样说并非意味两人之间都是客观存在或先前早已存在的,甚至也不能说者与听者都能清晰无误地判明两者的相似性。


米勒的隐喻理论也有诸多不完善之处,比如,并非任何一个隐喻都能从明喻中推导(comparison based on similarity)出来,下面这个例子就较难推衍出来:


[3] The government is going the wrong way down a one-way street.


[分析]这句的隐喻意义很难挖掘,也可能会有多种歧义或解释。因为有些隐喻仅从其本义上分析,从字面上看可能会使人产生此处隐喻用错地方的感觉。因此,仅从语义角度分析隐喻,尚有诸多困难和局限。要想透彻认知和理解隐喻的确切含义,还要根据出现隐喻的上下文进行分析和判断。这些问题都要通过语用学这一门学科的相关理论才能解决。


[4] The teacher tapped on his desk and shouted: "Young men, Order !" 


-The whole class yelled: "bear!”


[译文1]老师拍着桌子喊道:年轻人,请安静!


全班同学一起嚷道:啤酒。


[译文2]老师拍着桌子喊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吆喝(要喝)什么!”


全班同学一起嚷道:啤酒。


[分析]此处“bear!”若译成“熊”,译文隐喻意义是比原译文清晰了许多,但其中的幽默感却没有了,结果可能会使老师怒不可遏,如果老师修养欠佳的话。


人们认为,隐喻是语言中的非正常现象;作为一种纯语言现象,隐喻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如果一个人想表达其所感所想,他可无需借助隐喻而采用直截了当的方式。那些设法借助隐喻用以表达思想的人,只不过是“为了制造特殊的修辞效果”(蓝纯,2005:111)。


对传统隐喻观提出批评,在西方不乏有各学科的学者。理查兹和布莱克很早就批评并摈弃了传统隐喻的基本观,提出了隐喻互动观(interaction theory)。


卡西尔(Cassirer)、瑞德(Reddy)等也分别从哲学、文学批评、心理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把隐喻视为一种认知现象予以研究。但是真正确定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并开创了在世界范围内研究认知隐喻新局面的是,1980年出版的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约翰逊(R.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interaction theory)这部影响深远的著作。(蓝纯,2005:111)


烟台翻译公司



网站技术支持: 烟台捷诚网络公司